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4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30.44,环比下跌0.9%,结束了此前连续十个月上涨的趋势。3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31.65。数据同时显示,4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报125.94,环比下跌0.1%,同样结束了此前连续十个月上涨态势。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是人民币与中国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相对于名义汇率而言,实际有效汇率更能够综合反映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相对购买力。
4月人民币实际和名义有效汇率结束连涨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元指数在冲破100关口之后,开始出现明显回调,其它主要货币对人民币走势也随之出现调整。与3月中旬的高点相比,4月末美元指数跌至94.83,下跌幅度为5.3%,这是自2014年7月美元指数快速飘升以来,首次出现较为明显的调整。受此影响,4月美元兑人民币月平均汇率贬值了204.98个基点,欧元兑人民币月平均汇率贬值了609.5个基点,100日元兑人民币月平均汇率升值了144.16个基点,新加坡元兑人民币月平均汇率升值了688.95个基点。
总体来看,人民币有效汇率依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升值状态。截至目前,今年年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经升值3.2%,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已经升值3.6%。2014年全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全年涨幅为6.24%,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全年涨幅为6.41%,2013年则分别为7.9%和7.2%。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表示,不希望看到人民币继续贬值,因为中国不能靠贬值来刺激出口,而不注重扩大内需,否则中国的经济结构很难得到调整。另一方面,中国也希望主要经济体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不愿意看见货币竞相贬值的状态出现。招商银行高级金融分析师刘东亮表示,对现阶段中国经济而言,人民币汇率小贬无用,大贬难受,只要经济和就业不跌破底线,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仍是最优策略,贬值尚未进入货币当局考虑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