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壁垒信息 > 一带一路助力推动新型全球化

一带一路助力推动新型全球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06  浏览次数:

雅典-比雷埃夫斯港口群重回世界航运枢纽之巅,位列全球第十。这是世界独立海运信息发布机构--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日前发布的消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的不利影响下,比港依然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背后离不开中国企业的参与运营。这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近6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开启多种互联互通新模式,铁路、港口、公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合作稳步推进,跨国经济走廊合作、经贸合作园区建设不断取得进展。

国际合作成效显著

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年度报告分析称,2016年,中远海运收购比港港务局67%的股权,同年8月开始接手港务局经营。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接管整个港口。自中远海运集团参与比港经营后,对比港基础设施进行了一系列升级。中希合作经营的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公司,凭借出色的管理和运营能力,让该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连年攀升。

2018年,比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10年的88万标箱涨至491万标箱,世界排名从第93位跃升至第32位,成为地中海第二大港口和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欧洲知名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将比港的发展形容为“史无前例”。

2018年8月,中国同希腊政府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希腊成为与中方签订此类备忘录的首个欧洲发达国家。希腊建设重要国际物流中转枢纽战略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相互契合,双方将以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为契机,将“一带一路”倡议同希腊建设区域交通、能源和服务枢纽的战略紧密对接,进一步加强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继续扎实推进比港合作项目和中欧陆海快线建设。

像比港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塞尔维亚,被中国河钢集团收购的斯梅代雷沃钢厂已成为塞尔维亚第二大出口企业,至少保住了5000人的就业。在德国,位于鲁尔区的杜伊斯堡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世界最大的内陆港。此外还有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通车,蒙内铁路开通运营,瓜达尔港具备作业能力,汉班托塔港二期工程主体完工,中老、中泰铁路等项目有序推进等。

近年来,众多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加速阶段,发达国家则迫切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和产业投资来源。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成效显著,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愈加扎实,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成为亮点,在20多个国家建设80多个经贸合作区,关键项目和示范性工程纷纷落地生根,让沿线国家人民有了越来越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规模的持续增长,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全球贸易增速的回升,特别是在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稳步推进将成为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对国际商报记者如是说。

推动新型全球化模式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钟飞腾表示,中国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新型全球化模式,即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国际合作,这不仅是形成有利于中国的发展环境的需要,也是拓展开放型经济关系、展现大国担当的需要。

钟飞腾认为,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要进一步突出战略重点,特别是要加强与具有重要战略支点作用的国家合作,进一步突出重点合作领域,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增强中资企业自身运营能力。

今年3月,中国与意大利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成为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的G7国家。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吕晶华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意大利的地缘优势使其成为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大陆的天然门户。对于意方来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潜力巨大。

目前,中欧运输的主力是18200吨级远洋货轮,整个欧洲只有荷兰鹿特丹和德国汉堡可以停靠,货轮绕过南欧到北部装卸成本走高。吕晶华说,如果中国能够协助意大利扩建的里亚斯特港,不仅中国运输成本可以降低,意大利也将从中受益,有望打造出另一颗“一带一路”上的港口明珠。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Powered by ANDYSITE